毛主席和周总理中岩投资,这对天作之合的搭档,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双星之一。我们之前已经讲述了他们之间的许多故事,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——毛家三兄弟与周家三兄弟之间的相似之处。
首先,两家的父辈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:都属于“贻”字辈。毛主席的父亲叫毛贻昌,周总理的父亲则是周贻能。这个小小的巧合,可能并不起眼,但也为两家人之间的关系埋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。而更有意思的是,两家都生育了三个儿子。毛家三兄弟分别是毛泽东、毛泽民、毛泽覃,周家三兄弟则为周恩来、周恩溥、周恩寿。(不过,毛家还有两个儿子在出生几个月后夭折了,甚至连名字都未能留下,所以我们就不提了。)
再说说两家长子的情况。毛泽东与周恩来,都是杰出的历史人物,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极为少见的伟人。他们的伟大,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上,还体现在他们互为依托、相互成就的特殊关系。毛泽东与周恩来,性格、背景、能力各方面看似截然不同,但正是这种差异,成就了他们的互补,形成了令人赞叹的“黄金搭档”,如此难得的合作关系,让他们的故事更加传奇。
展开剩余72%接下来,谈谈两家的次子——毛泽民与周恩溥。虽然这两位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,但他们的性格和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两人都是典型的内敛型人物,且在哥哥们投身革命的初期,他们都选择了在家中安心工作,未曾立即走向战场。比如,毛泽民年少时读了几年私塾后回家帮助父亲管理生意,逐渐从一名年轻的庄稼人转变为一名成熟的商人。那段时期,毛泽东为革命奔波,家庭的开支主要由毛泽民负责支持。与此相似,周恩溥在哥哥周恩来外出革命时,也留在家里照料家庭,直到成年后,他才选择前往东北哈尔滨工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1928年,周恩来途经哈尔滨时,因遭到反动派的盘查,正是周恩溥的协助,才使得周恩来得以顺利继续前行。
这两位兄弟的另一相似之处,是他们在哥哥的影响下,最终也走上了革命之路。1921年,毛泽民在大哥毛泽东的鼓励下,毅然踏上了革命的道路,开始投身到大哥的事业中。因为毛泽民早年在家帮父亲做生意,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,投身革命后,他在经济领域大展宏图,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,如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、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等。尤其是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1931年,他负责筹建了国家银行,并且成为了第一任行长,此外,他还曾担任过国民经济部部长、对外贸易总局局长,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周恩溥也同样在哥哥周恩来的影响下,投身革命,积极参与了山东的抗日活动,投身到抗战大业中。
然而,遗憾的是,两位次子都未能逃脱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。全面抗战爆发后,毛泽民被派往新疆协助盛世才治理,但盛世才背叛了革命,在蒋介石的指使下,逮捕了众多共产党员,其中就包括毛泽民。1943年9月27日,毛泽民不幸被杀,享年47岁。而周恩溥则在山东抗战期间被国民党抓捕,最终于1944年英勇牺牲,年仅45岁。
说到两家的三子,毛泽覃与周恩寿,他们的性格与经历也充满了相似性。两人都是性格活泼、聪明过人的青年才俊,且都有极高的才华。毛泽覃小时候在家乡的私塾读书,13岁那年,在哥哥毛泽东的支持下,他得以前往长沙求学。此后,毛泽覃跟随哥哥一起在革命的浪潮中前行。1923年,他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后期还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过,期间与周恩来也曾有过接触。毛泽覃的革命生涯充满了光辉,他曾参加南昌起义,并且随朱德总司令一起登上了井冈山,与哥哥毛泽东再次汇合。在红军中,毛泽覃担任过红军独立师师长、闽赣军区司令,年轻有为。然而,1935年,随着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,毛泽覃留下来继续从事游击战,最终不幸牺牲,年仅30岁。
周恩寿的经历与毛泽覃有些相似,他小时候也在家乡上学,14岁时,他随父亲和哥哥周恩来一起去沈阳读书。后来,他又跟随大哥前往天津,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5年,周恩寿考入了黄埔军校,正如毛泽覃一样,他也在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工作。两人在同一时期都在黄埔军校中有所交集。毕业后,周恩寿参加了北伐战争,但由于与大哥发生矛盾,他离开了部队,转而在吉林铁路局工作。直到解放战争爆发,周恩寿重新归队,并在大哥的安排下,在天津开设了一家民生客栈,秘密从事地下工作。建国后,尽管周恩寿的身体欠佳,他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,担任过钢铁总局仓库管理科科长、内务部专员等职务,直至1985年5月13日逝世,享年81岁。
可以看出,毛家与周家三兄弟之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,尤其是在他们的性格、经历和对革命的贡献上。即便他们的生命轨迹最终因各种原因画上了句号,但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和影响,永远都不会被遗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凯狮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