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年前,法医秦明经历过一次网暴。
在一场关注度极高的案件中,两名青少年当事人互相掐架,其中一人突然死亡。秦明凭借专业知识,制作了一期科普视频,详细介绍心脏震荡死亡的概念以及鉴定方法。
这本是出于科普目的亿赢配资网,为大众答疑解惑,却未曾想,他的科普内容与部分公众期待的“真相”背道而驰,瞬间,他成为众矢之的,被卷入舆论漩涡。
网暴如汹涌潮水般袭来,有人在网上对秦明肆意辱骂,有人反复拨12315,让他不得不每天写报告解释,甚至有人顺着他的关注列表,波及到与他有互动的人,让无辜者也遭受牵连。这种无差别攻击,严重干扰了秦明的生活。
“他们根本不了解真相,就是为了骂而骂。我自认为心理很强大,但身处网暴漩涡时,情绪根本不受控,那段时间整个人都处于焦虑抑郁状态。”秦明说。这段痛苦的经历,被他写进了作品《天谴者》,直面网暴、网络谣言等社会热点议题。
从前,秦明像个“斗士”,会跟网友激辩,但现在,他平静了许多。他明白,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太难了,不如静下心来做科普,把专业知识写进故事里,让大家慢慢掌握。“就像提高免疫力一样,有了‘抵抗力’,谣言和网暴就没那么容易入侵。”
《天谴者》的主题是:“尽可能不要成为雪崩的受害者,也不要成为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。”这句话,是秦明对网暴的反思,也是对每个人的提醒——在不了解真相时,不随意评论;在面对谣言时,保持理性;在生活里,多一份警惕。
最初,秦明写作的目的,是打破人们对法医这门职业的偏见。他成为法医之初,很多人不愿意跟他握手,不愿意跟他同桌吃饭,让他感到委屈。“我觉得法医是很崇高的职业,应该受到尊重,不应该被歧视。”随着《法医秦明》系列作品的走红,尤其是改编成网剧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职业后,风向渐渐变了——曾经避之不及的目光,多了好奇与尊重。
如今,秦明的写作有了更大的目标,他的作品还触及了青少年犯罪、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。“希望能在信息繁杂的互联网时代,用专业知识对冲谣言;也希望我的作品让善良的人提高警惕,让潜在的犯罪者放下屠刀。”
视觉设计:王晨 黄海昕
凯狮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